第137章 (2 / 3)

        胤礽提起建立学堂减免罪责一事给了德柱很大的触动,因此德柱分析起奏折的原因时,说话也大胆了许多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礽看着自己奏折中的内容,不得不承认德柱说的话其实很有道理,但有道理并不一定就要听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规矩生来便是要用来打破的。”胤礽皱起眉头,“任何东西都是要从无到有的,不可能因为一个规矩便一直不改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况且这内务府是汗阿玛一手建立的,内务府的所有规矩自然也是随着汗阿玛的心意所改变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礽合上奏折,但自己心中的想法并未有所改变。

        德柱重新安静下来,只为胤礽挑亮烛火,不再说些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和太子之间的事情,是国事也是家事,他一个奴才实在不应该说得太多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礽虽然这么说,但还是听康熙的话老老实实将有关建立学堂,让年轻一带入学读书的事情重新写了一封奏折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份奏折中,胤礽写得更加详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务府众人学成之后大部分定然还是要回归内务府,服务于整个紫禁城的运转,而宗室子弟学业荒废多年,若是只学习四书五经定然不可行,不如除了四书五经之外,将物理科学医学甚至经商等各个方面全部纳入教材体系。

        想要从学堂毕业,必须经过五年的学习,这五年之间,宗人府的学生们完全实行寄宿制度,每十天可回家休息一日,在学校学习时,身旁不得有人伺候。

        且五年之中前三年学习基础知识,后两年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之中择其一深入学习,待最终学业过关之后才可获得毕业证书,只有拿到毕业证书的人,才能够顺利入职宗人府在朝中的空缺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无法顺利通过学业,只能一年又一年读下去,若是故意不想通过,则会对家中进行着责罚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礽将自己能够想到的方方面面全都写了进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且宗人府的后人们,不仅男子要入学堂,女子也要入学堂,一同学习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辞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