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 (1 / 3)

        若不是百姓们为了活路,逃离山东,拦路告状,山东的情况不知何时才会传到京都,传到康熙的耳朵中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安嫔李氏的父亲正巧便是山东知府,康熙接到快马加鞭的急报时正在李氏的宫中看望胤祚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祚的生母虽然已经不得他的喜欢,但胤祚此人乖巧聪慧,且生下来的时候让他龙心大悦,因此在康熙心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快马加鞭来得急,康熙便没有前去乾清宫,而是在李氏宫中直接让人禀报,看了来人写得奏折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李氏在听到有人参自己父亲之后,不管不顾下跪认错,求皇上饶恕自己一命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康熙在李氏的宫中大发雷霆,直接将李氏圈禁,将胤祚带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将胤祚带出来之后,康熙根本没有功夫和人选安排胤祚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祚年幼,此时若是便住进阿哥所,下人们难免会有疏漏。

        后宫之中没有皇后,若是将胤祚放在皇贵妃那里也并不合适。

        思来想去只得将胤祚暂时带到慈宁宫中,由太后和太皇太后暂且养育。

        却没想到胤礽再一次主动担起了抚育弟弟的责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土地只有是百姓的土地时,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。”就在康熙用欣赏的眼光看向胤礽时,胤礽已经将奏折中的内容看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礽的话语并不长,但这句话却是掷地有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高产的粮食已经找到了,但是想要百姓们真正过上填饱肚子的生活,首先要保证这些土地是归百姓所使用的,只有这样,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才有可能进入到百姓的肚子中,真正帮百姓们改变生活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忍不住拍了拍胤礽的肩膀,“你说得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将有关山东豪强案的奏折悉数放到胤礽面前,“只一个山东省便有这么多人想要联起手来蒙蔽朕,那其余的地方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辞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