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章 (2 / 3)

        康熙没有打断胤礽的各种思路,因为他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。

        回到宫中没有多久,惠嫔荣嫔和宜嫔三人便共同前来乾清宫求见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三位共同执掌后宫,康熙没有耽误便让三人进去回话,随后便笑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三人也准备出资在民间建造学校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和太子皆爱民如子,我等后宫嫔妃做不了什么大事,不过也愿意跟随陛下的脚步,为百姓们增添一份自己的助力。”三人将话说得十分好听,康熙听着三人一言一语,没有拒绝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了三人的带动,后宫妃嫔们纷纷出了一份自己的力,每个人都出了不少钱,准备在民间资助学校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一有二便有三,因此不仅是皇帝太子还有后宫妃嫔,朝中官员也纷纷跟随皇室的脚步,出钱建造学校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朝中有了大动静,自然也会影响闻风而动的商人,很快各地的商人便也有样学样,在本地建造学校,出资帮助家中贫寒的学子百姓们读书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到胤礽从康熙那里得知现如今的学校数量之后,整个人都呆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短短半个月的时间,大清地界竟然多了二百多所不要钱的学校。

        就算一个学校才五十个人,那也会让原本许多不能读书的人接触到看见书本的知识,这样的影响力是胤礽之前不曾想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看着奏折上统计出来的数据,高兴天下读书人进一步增多,况且这二百多所学校之中,至少有一半的学校都要求学习满语,这让康熙十分开怀,可是又担心日后这些举子们读书出来,官商勾结,官官相护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忧虑也只出现了片刻,这些学生虽然看着多了许多,但是日后也要分流,其中大半都不可能做官,自己这些忧虑不过是提前烦恼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各地学堂逐渐增多的时候,京师的图书馆也终于开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辞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