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.请一定见谅 (4 / 6)
“教授为了预防眼睑松弛,在肿物切除后又给病人做了眼睑缩短术。”【5】
希尔斯知道这里是关键点,某位喜欢挑刺的家伙肯定不会放过这个瑕疵,所以自己率先挑明道:“因为下眼睑有两处伤口,所以术后水肿比较严重。但手术中的缝合没有出现纰漏,术后第五天,水肿就开始慢慢消退,伤口恢复得很好。”
相比起来,上眼睑的提拉术要简单些。
说是提拉,其实就是去掉一小块皮肤,然后再做缝合。【6】
这是一种无视病因,直接从根本上解决症状的做法,也就是所说的治标不治本。但就算到了现代,对于先天性的上眼睑下垂也只能做类似的矫正手术。
当然,“标”与“本”并不是完全二元对立的两个东西。
比起19世纪的,现代对先天性上眼睑下垂已经有了更好的认识。一般认为,先天性上眼睑下垂是因为提上睑肌发育异常,造成肌肉纤维化和脂肪浸润。【7】
现代医学依然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治本,但却能在治标的基础上向“本”不断靠近。
科里戈教授的简单切皮缝合并没有作用到发育异常的提上睑肌,术后会有复发或者上眼睑外翻的可能。现代的提上睑肌缩短术则不会这样,在电凝和新型丝线的帮助下,可以做到根治。
单是一个眼睛就切了三刀,手术本身的操作难度不高,但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却很不容易。
“术后病人的伤口确实长得不太好,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。”
希尔斯承认这一点,但在他和其他同僚看来,这都是很难避免的。如果只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否认一台手术的优点就显得很刻薄:“这种复杂眼部手术也算为奥地利整形外科开创了先河。”
说完,他收拾了手里的报告内容,看了眼主持人:“我的汇报完了。”
“好,确实是一台优秀的眼部手术,在我印象里好像还没有人将两处畸形放在同台进行处理。”主持人也肯定了手术的优点,“接下去是提问环节......”
从伊格纳茨的碎石术开始,提问明显增多,希尔斯的这台手术也收到了不少好问题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希尔斯知道这里是关键点,某位喜欢挑刺的家伙肯定不会放过这个瑕疵,所以自己率先挑明道:“因为下眼睑有两处伤口,所以术后水肿比较严重。但手术中的缝合没有出现纰漏,术后第五天,水肿就开始慢慢消退,伤口恢复得很好。”
相比起来,上眼睑的提拉术要简单些。
说是提拉,其实就是去掉一小块皮肤,然后再做缝合。【6】
这是一种无视病因,直接从根本上解决症状的做法,也就是所说的治标不治本。但就算到了现代,对于先天性的上眼睑下垂也只能做类似的矫正手术。
当然,“标”与“本”并不是完全二元对立的两个东西。
比起19世纪的,现代对先天性上眼睑下垂已经有了更好的认识。一般认为,先天性上眼睑下垂是因为提上睑肌发育异常,造成肌肉纤维化和脂肪浸润。【7】
现代医学依然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治本,但却能在治标的基础上向“本”不断靠近。
科里戈教授的简单切皮缝合并没有作用到发育异常的提上睑肌,术后会有复发或者上眼睑外翻的可能。现代的提上睑肌缩短术则不会这样,在电凝和新型丝线的帮助下,可以做到根治。
单是一个眼睛就切了三刀,手术本身的操作难度不高,但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却很不容易。
“术后病人的伤口确实长得不太好,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。”
希尔斯承认这一点,但在他和其他同僚看来,这都是很难避免的。如果只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否认一台手术的优点就显得很刻薄:“这种复杂眼部手术也算为奥地利整形外科开创了先河。”
说完,他收拾了手里的报告内容,看了眼主持人:“我的汇报完了。”
“好,确实是一台优秀的眼部手术,在我印象里好像还没有人将两处畸形放在同台进行处理。”主持人也肯定了手术的优点,“接下去是提问环节......”
从伊格纳茨的碎石术开始,提问明显增多,希尔斯的这台手术也收到了不少好问题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